-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擔當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六項原則中,有一項是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是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貢獻中國經驗。在有13億多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無疑具有世界性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視統籌謀劃、加強頂層設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積累了成功經驗。比如,加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推進制度創新。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立并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2018-09-10查看詳情
-
增強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政治自覺習主席在中央軍委黨的建設會議上,圍繞全面加強新時代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強調要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這是對我軍各級黨組織的政治要求,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要求,緊密結合加強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實際,切實增強落實的政治自覺。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因時而生、承前啟后,必須以鮮明的政治態度、飽滿的政治熱情來落實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組織路線問題,從黨的一大黨綱規定黨的組織原則,到黨的六大明確提出“組織路線”概念,再到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全面論述黨的干部政策、明確提出“才德兼備”干部標準和“任人唯賢”干部路線,黨的組織路線逐步形成和確立,為中國革命2018-09-04查看詳情
-
馬克思中國觀的啟示作為“千年第一思想家”,馬克思高度關注遙遠的東方文明古國——中國。馬克思關于中國的重要論述涉及中國歷史與文化、19世紀中國的社會性質、鴉片戰爭的起因、中國爭取民族解放道路的走向等方面,形成了關于中國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馬克思的中國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尤其是東方社會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強大的洞察力和解釋力,而且豐富了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理論。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但中國面對的挑戰、風險和矛盾也是前所未有的。重溫馬克思的中國觀,其根本立場、主要方法和科學判斷仍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輝,為我們今天應對2018-09-04查看詳情
-
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著力點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黨的政治建設這個重大命題,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這是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重大創新,充分彰顯了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為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 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政治屬性是政黨第一位的屬性,政治建設是政黨建設的內在要求。中國共產黨加強黨的建設的豐富經驗證明,只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才能保證黨的政治方向對頭、政治原則堅定、政治路線正確,才能統一全黨意志、凝聚全黨力量,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2018-08-29查看詳情
-
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的命運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的影響不止于中國,它對于社會主義、對于馬克思主義、對于人類社會發展同樣意義重大。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一個事實判斷,更是一種自信和擔當。自信是對改革開放這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是對中華民族光明前景的信心;擔當是指中國共產黨人不僅要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而且要自覺承擔起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2018-08-29查看詳情
-
學習時報評論員:發揚“主動干精神”干與不干不一樣,這是再簡單不過的常識和共識。但是,同樣是干,主動干和被動干效果也不一樣,而且有時候會大不一樣。 一個單位也好,一個地方也好,大致總是存在著這樣三部分人:一是不怎么干的,遇到活能躲就躲,能偷懶就偷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是可以干的,讓干多少就干多少,讓怎么干就怎么干;還有就是主動干的,眼里有活搶著干,心里想事趕著干,八小時之外也在干。 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的面貌怎么樣,和這三種人占的比重有直接關系。如果不怎么干事的人多了,事業就難有進步,甚至會退步;如果主動干的人多了,事業就會一步一個臺階,面貌就會茍日新,日日新。在新時代干事創業的隊伍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想干2018-08-20查看詳情